近日,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米岭山村的苹果园里一派繁忙景象:红艳艳的苹果堆放整齐,被依次分拣、装箱、过称、装车,劳动的人们手中不停,满脸的笑容、不时响起的爽朗笑声,透露着丰收的喜悦。
“志丹苹果的糖分高、酸甜度适中,光泽度好,可以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等地。”苹果收购商张振录说。
站在高处环顾,一条条宽阔的苹果林带,沿着山山峁峁起伏连绵,不仅染绿了黄土地,还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截至目前,全县建成苹果园32.3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9.8万亩,今年预计产量22.5万吨,产值有望突破13亿元。
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米岭山村山地苹果园
自2007年以来,志丹县围绕“打造陕北山地绿色有机苹果强县”目标,通过稳规模、强管理、提质量、增效益等创新举措,推动苹果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提升苹果产业规模
作为陕西苹果北扩基地示范县和优质苹果基地县,志丹县是山地有机苹果的最佳优生区之一。近年来,志丹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更多农户种植苹果,推进苹果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
“2019年,我们把本村撂荒的53.8亩果园流转到村集体,加强日常管理和基础配套,过去的撂荒园成为了今天的示范园,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米岭山村党支部书记白强感慨道。
2021年,米岭山村集体果园创建“美丽果园”,积极探索应用坑施肥水、豆菜轮茬、病虫防控等新技术,成功带动周边果农发展苹果产业120亩,附近的村庄也随之陆续创建“美丽果园”。
目前,新型经营主体果园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6.8%,成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志丹县发展起集体果园107个,共计1.01万亩。动员返乡创业2100人,培育合作社309家、家庭农场2447家、产业大户3809户,发展苹果种植15万亩,带动果农8320户。
“这片‘烟富6’短枝富士的商品率高,今年套袋12万个,共收入20多万元,平均一个苹果2元多,收益挺可观的。”米岭山村果农刘光龙在果园里高兴地说。
志丹县纸坊便民服务中心米岭山村果农刘光龙的苹果喜获丰收
2015年,他返乡创业种植苹果,专心钻研种植和管理技术,得到县里无息贷款的支持,果园面积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在他的示范下,村里很多年轻人开始种植苹果,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
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有力促进了苹果产业发展。志丹县把返乡创业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的抓手,大力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返乡下乡,广泛吸纳各类主体发展苹果产业,目前已培育20亩以上大户231户,其中50亩以上66户。这对苹果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也解决了农村土地撂荒问题。
志丹县还引进陕果集团等8家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流转托管、入股分红等方式,建立利益联合体,建成苹果生产基地3万亩、冷气库3座6500吨、4.0智能选果线3条,让苹果“产得出、存得下、卖得好”。
科技兴果示范引领 促进高质高效发展
在创新苹果产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同时,志丹县注重科技兴农兴果,加快品种结构优化、推进苹果标准化生产。按照“四省一优两高两早”现代高质高效发展要求,志丹县于2018年建设了苹果新品种试验示范科普基地,总面积120亩,集合了苹果新技术应用、科研项目实施、三产融合等功能,为全县山地苹果高质高效发展提供科技示范支撑。
志丹县苹果新品种试验示范科普基地
“我们既要把一些好品种引进来,试验对地区的适用性,又要把国内苹果产区主推的技术,先试验看看成本和效果,然后向全县推广。”志丹县果业局石景治说。
基地承担新品种示范推广功能,目前已引进栽植了秦蜜、秦脆、瑞阳、瑞雪、瑞香红、烟富6、烟富10、响富、龙富等27个新品种,为全县苹果品种更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试验数据。
基地里,一阵风吹过,多张金属网高高挺立,在蓝天下反射着醒目的白光,保护着一棵棵苹果树。这就是智能远程控制全自动防雹网,用于防止冰雹危害。
“目前试验推广了手摇式、拉链式、全自动三种防雹网。其中,智能远程控制全自动防雹网可以通过手机一键操作收放防雹网,节省防雹网的收放时间。”基地工作人员庄生中介绍。
自然灾害防御是六项关键技术试验示范之一,此外基地还承担了新品种栽培模式、土壤有机质提升、肥水高效利用、旱作节水保水、病虫绿色防控等苹果生产关键技术试验示范功能,探索苹果管理新技术、新模式,为全县苹果标准化生产提供示范引领。
如今,苹果产业已成为志丹县具有竞争优势、惠及人口多、综合效益好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未来,志丹县将进一步构建现代苹果产业生产体系、服务体系、营销体系,推动苹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让“小苹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迈向“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刘清华)
|